澳門基督教文化宣教的回顧與前瞻

 

王大為博士

澳門《時代月報》顧問

2017年11月13日

  我在澳門事奉約二十年,近年回港進修,為過往的事奉作點研究和反思。剛才兩位牧師所說的都是澳門教會的成敗,無論宣教或植堂,都是與教會有關的,而我研究的對象卻是機構。研究的目的,不只是為了一間福音機構的改變或轉型,而是希望成為其他機構考慮事工更新時的參考。

  我研究的是澳門基督教文化宣教,因為我們的信仰需要以文化做載體。基督教信仰源自猶大文化,當信仰傳到中國,就需要中國文化作為載體,因此,文化和信仰的結合是很重要的。何謂「基督教文化」呢?有兩種理論:有人認為文化是不可改變的;有人則認為文化是可以改變的,即文化有共通性,例如人的憐憫、善心等。信仰需要文化作載體,同時信仰又可以透過傳播來改變文化,而基督教文化的定義就是「透過基督信仰群體活出其價值觀」。

  澳門《時代月報》這個基督教文字機構服事澳門二十五年(1990-2015),我從四個角度──使命角度、歷史角度、資源角度、問題角度──對文字事工作出反思及探討。任何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,如果覺得沒問題就不需研究,就是因為覺得做得不好,才會思想應該怎樣做得更好、如何改進,透過回顧作出前瞻。

《時代》的問題在哪裡

  第一,使命不清晰:《時代》創辦七年後,才有第一位同工加入;馬禮遜來華傳教由澳門開始,據聞也是經過七年孤單事奉後,才初嘗第一個福音果子,我深深體會這種感受。因為這位難得的同工,做了四年就蒙召立志獻身作傳道,進入澳門聖經學院裝備。同工委身事奉我固然開心,但離職後再次面對孤身一人事奉,難免吃力。再加上當時澳門教會對《時代》的期望日增,信徒期望藉《時代》得到聖經教導,但刊物本是為宣教而創立的。

  第二,對象不明確:《時代》原本的定位是佈道性質,讀者是以非信徒為對象,但卻需要透過信徒的手來傳遞。二十五年來,因著教會的呼聲、信徒的期望,我們嘗試回應教會的需要,以致讀者對象不太明確,想兩全其美,結果反而造成混淆。這種情況今天仍然存在,當然其中也有採編個人取向的因素。

  第三,資源不充足:無論人力和財力都不夠,詳情稍後再奉告。

  第四,傳播欠果效:我們要透過什麼渠道向社會及信徒表達信息呢?若只有單向式的傳播則缺乏互動,現代的傳播需要互動。你們都上社交平台吧,單向式的網站已失去吸引力,現今世代在乎互動和參與。

《時代》的異象是甚麼?

  回顧《時代》的創刊,我們最初的使命是文化宣教,目標很清晰,就是要傳福音,但不久澳門聖經學院將教會的定期通訊交給《時代》處理,因此我們就成為教會消息的橋樑。這是環境帶給我們的轉變,由向未信者傳福音轉向信徒的資訊傳遞。

  其次是對象的改變,我們最初的對象是大學生,後來因為賭風的熾熱,澳門家庭的需要,也隨著編輯們陸續有了家庭,於是我們的重點就轉向家庭事工,之後又做勞工、青少年等。

  另外,資源的改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,最初《時代》是由播道會開始的,半年後成立本地福音機構,這可能是不多人知的背景。可以說,《時代》是最快本地化的事工。我們很強調結連本地信徒,這是我的堅持,一定要將這事工本地化。所以,播道會創辦了《時代》半年後,我們就創辦了「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」,該協會是比《時代月報》遲開始的。一開始除了我是香港宣教士以外,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人,例如屈鑑濠、關淑玲、楊秀穎等,當時他們都是大學生或剛畢業的,年青有衝勁,當時大概有十多人一同參與。我們很堅持福音機構一定要本地化,彼此之間盡量結連成為伙伴聯盟,多年前的「明亮行動」就是以聯盟的方式,多間基督教學校及機構一同帶出我們在社會上的見證。

  最後,要談的是媒體印刷,大家都知道紙媒在今天是不流行的了,既不環保,派發也有困難,所以我們要改變傳播的媒體。再加上整個社會都在轉變,城市、經濟、政治環境、資訊媒介、教育制度都在轉變中。當年的高等教育和現在也完全不同,甚至大學設有住宿書院等。我做研究時,發現今天的澳門與昔日有天淵之別,論文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數據。教會的轉變更不在話下,在此不多說了,因為剛才兩位已說得很仔細,廖牧師也有很仔細的研究和分析。

《時代》的前景如何?

  由於我們使命的焦點,最初是放在大學生群體身上,因此我們從歷史上看見大學校園福音事工對整個福音運動的影響。無論是美國、英國、中國、甚至香港,宣教運動往往由校園開始。因此,今天我們若忽略大學校園的福音工作,教會未來未必樂觀。所以我們要研究大學校園福音工作,對整個福音運動的影響,對文化宣教的影響。除了從歷史方面回顧,神學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要從聖經中看宣教神學,看教會的使命是什麼?機構的使命是什麼?福音機構不要為了生存而生存,如果我們不明白我們的使命,不如把它關閉好了,無謂勉強維持生存下去,福音機構可以開始,為什麼不能結束呢?我們要找回機構創立的使命,反思機構在做什麼。機構不應與教會爭奪資源,不該為了自己的存在而生存。這是我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反思,從神學、歷史的角度反思文化宣教的使命。

  透過這個研究,我們有一些前瞻。一個基督徒對城市的文化應該有正面的影響,如果我們只在教會講得很開心,外面的世界則聽不見,其實是沒有用的,我們必須在社會發出信仰的聲音,對城市有影響力。所以我們要重新分辨清楚:使命對象和福音對象。簡單來說,使命對象就是基督徒,向基督徒分享傳福音的使命,非基督徒就是福音對象,兩者不可混淆。資源方面,我們有媒體、傳播途徑的反思,未來我們建議透過一些研究,先向基督徒傳遞文化宣教使命,再透過新媒體向大眾傳播多元化互動的福音訊息。聖經說大使命是給「你們」,不是給「萬民」的,所以「你們要去」。「你們」是使命對象,「萬民」是福音對象,「你們要去」透過文化宣教、醫療宣教、營商宣教……今天有很多種的途徑,使福音達到萬民。一份刊物接觸兩種對象是不行的,兩者不要混在一起。

  澳門基督徒是我們的使命對象,我們要告訴澳門基督徒一同參與文化宣教,一同擁抱這個異象。然後透過新媒體的平台,向這個城市宣講、提供多元化的訊息。城市才是我們的福音對象,所以我們有一些短期目標、計劃,對現行事工重新作出調整。我的論文是從一個管理學的角度看機構轉型,盼望這項研究能成為其他機構的參考,如果你也認為機構做得不好,要如何改變呢?先從你的使命和對象開始,反思到底你想做什麼。我們的轉型有中期和長期的目標,這些計劃不是閉門造車,而是透過訪問47個澳門教會牧長、機構同工、文化工作者,以及大學生,找出澳門教會、福音機構可以轉變的方向,論文中記載了他們的專訪。如果有機構想轉型,希望這可成為你的一個例子。

澳聖35週年座談會PPT_王大為博士

 

文稿整理:霍鳳燕、鄞穎翹